物聯網M2M規?;蛟庥鰧擂蔚膽矛F狀 |
訪問次數 :8488 添加時間:2016-01-22 12:09:29 |
|
由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物聯網博覽會在我國物聯網探索前沿陣地江蘇無錫舉行。三大通信運營商以及眾多大大小小的系統集成商、終端廠商展示了自身的解決方案,更讓人欣喜的是,數百名大學生熱情似火,大膽地展示他們的物聯網創意。相比于前兩屆物聯網博覽會,本屆展會的應用更為豐富、更為精彩。在展會熱鬧精彩的背后,我國物聯網發展真的順風順水嗎?專家指出,目前運營商層面的物聯網應用基本處在傳統信息化領域,在原來通信業務基礎上進行擴展,M2M應用僅僅是零零星星,規模相當小,物聯網的發展必須依靠M2M應用的大規模運營,無論是在物聯網的感知層,還是網絡層、應用層,都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如何隨時隨地
賦予物體“生命能力”
如果把物聯網形象化,物聯網就是讓世間萬物都賦予身份并統一它們的語言和規范,讓它們能夠溝通交流并通過智能大腦去控制它們的行為。對于我們人來說,我們的身份信息是在公安局派出所賦予的,我們的第二代身份證內嵌有非接觸式IC芯片卡,公安局在給我們發身份證的時候就在芯片里輸入了信息。而物聯網世界則完全不一樣,我們要給生硬的物體裝上觸手、大腦和嘴巴,而且要滿足它的主人隨時隨地賦予它身份的需求,讓它具有“說話辦事”的能力。比如:某單位購買了一批空氣質量監測器,不可能再把芯片拔下來到運營商那里寫入身份信息,只能通過遠程的方式批量寫入并按照其需求自助開通關閉該設備,或為設備增添其他功能。
在物聯網世界中,感知層解決的是人類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數據獲取問題,由各種傳感器以及傳感器網關構成。該層被認為是物聯網的核心層,主要是物品標識和信息的智能采集,它由基本的感應器件(例如RFID標簽和讀寫器、各類傳感器、攝像頭、GPS、二維碼標簽和識讀器等基本標識和傳感器件組成)以及感應器組成的網絡(例如RFID網絡、傳感器網絡等)兩大部分組成。傳感器相當于“觸手”,網關相當于“大腦”,通信模塊相當于“嘴巴”。目前,通信運營企業普遍將傳感部分和通信部分集成起來,俗稱“通信模組”,解決物體的“身份信息”和“說話能力”問題。在物聯網博覽會上,記者在中國聯通展臺看到了一兩個手指大小的通信模組。別看這小小的模塊,上面承載著物體的身份和位置等大量信息,沒少花研發人員的心血,而且目前距離規?;逃玫臉藴蔬€有不小差距。目前,工信部已經為物聯網安排了以1064開頭的號段,可以說物聯網身份證號的資源還是相當豐富的,但把身份信息寫入SIM卡中可不簡單。我們用手機進行通信的場景下,SIM卡是可移除的,SIM卡的碼號信息在營業廳的時候就被賦予了。但物聯網的工作場景要復雜得多,比如汽車車載設備的SIM卡長期處在震動顛簸環境,一些監控設備的傳感器常年在露天、化學環境下,時間一長,SIM卡芯片表面會氧化、腐蝕,嚴重影響使用壽命。因此,物聯網中的SIM卡通常都是通過焊接內嵌在通信模組上。中國聯通物聯網研究院負責人蔣澤民對記者說:“由于我國芯片水平還不高,目前整個通信模組個頭還是太大,造成了不方便嵌入以及功率大散熱量大等問題,規?;逃眯枰淹ㄐ拍=M的體積進一步縮小,目前中國聯通正與某芯片廠商積極做通信模組小型化的工作?!?/span>
如何隨時隨地賦予設備生命力,讓用戶自助開通關閉業務?這也是物聯網與傳統通信業務的一大區別。傳統通信業務開卡都是在營業廳進行的,而物聯網業務中SIM卡內嵌在通信模組中,并且,有些行業的用戶需要對通信模組進行隨時隨地的信息修改和管控,只能采取遠程開卡的方式。國際和國內目前比較通用的做法是采用短信進行遠程開卡與數據修改。這種方式的弊端在于批量處理能力差,交互性差。在物聯網博覽會上,中國聯通物聯網研究院負責人蔣澤民向記者透露,目前中國聯通已經研發了一項叫做OTA空中開卡的技術,能夠遠程通過純數字處理通道(BIP)隨時隨地讓用戶自助開卡。該項技術革命還將使用戶遠程管控通信模組和模組大規模下載數據成為可能。
|